查看原文
其他

挺进深蓝!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真在“蓝海”

FII 福田产投
2024-10-10


2022年底,《海洋经济蓝皮书: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发布。《报告》指出,预计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大概率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。

这一份成就是显著的,同时也是发人深思的。西方国家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%以上,已经实质性地表现为海洋开发的主导力量。但中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%左右,海洋科技的创新引领和支撑能力相对不足。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,海洋产业无疑成为了下一个风口。

国内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,已经让开发海洋成为不折不扣的时代机遇。产业先驱们蓄势待发,将目光投向蓝海。



信息时代的“新大航海”


2013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,关系国家兴衰安危。2022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上,围绕海洋事业多次发表重要讲话、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“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”。


走向深蓝,是毫无疑问的时代大势。然而从设计构想到落地实施,其时间跨度放在产业构建的尺度而言,可谓快马一鞭。各国开启基于后工业的新一轮“大航海时代”,我们不禁要问:为何是在此时?以及,走向深蓝的内在逻辑是什么?



关于产业资源向海洋倾斜这件事,首先需要明白一点:海洋产业自有其体系逻辑,且与陆地的三大产业形成一定程度的重合。


海洋产业,或许更进一步而言,海洋经济,目前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。海洋产业一般包括资源型、工业型、服务型等三类,正好对应经济结构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。


蓝色潮涌逐浪高,与多个维度的条件成熟紧密相关。


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。近年来,我国产业结构加速变化,这并非限于陆地产业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助益有目共睹,在经济保持着高度活跃的城市,第三产业的贡献往往更高,如深圳第三产业的比重就维持在70%以上。经济发达地区往往紧贴着海岸线,这也使得海洋高附加值产业也迎来高速增长,尤其是海洋旅游业。



其次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。我国有着广阔的海洋辖区、丰富的海洋资源,主张和管辖的海洋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,约为三分之一的国土大小。其中油气、海盐资源丰富,且随着能源技术的革命,潮汐、离岸风能等资源型产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。海洋这座大宝库,在药物原材料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,对我国建设“大健康”社会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。


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呈现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在于生产工具的革新,典型的例子就是无线通信。在瞬息万变的大海,有线通信无用武之地,无线通信将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,降噪、稳定、高速等技术难点将成为巨大挑战。无线通信赋能的下游产业,包括海洋科学研究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等全新的产业增长点,影响甚广。而近年来我国通信产业逐渐领跑全球,5G、云计算等技术突破,令广泛部署海洋基础设施成为可能。



第三是沿海经济重心向海上倾斜。传统的渔业、海上运输、船舶工业是海洋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,这些产业附加值相对较小,服务于实体经济。目前,海权强国的建设被反复强调,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:海洋经济占比相对较高,且附加值较高。目前国内一些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已经体现出这样的趋势,截至2022年底,深圳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约为10%,与陆地经济的比例已经在一个数量级上了。海洋经济产出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提高,有助于军事力量向海图强,与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生长的闭环。


第四是全球海洋经济逐渐向亚洲转移。近年来,俄乌冲突不断演变的后果、全球疫情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灾难,都让传统的海洋经济重镇欧洲影响力大不如前。而我国从2013年提出“一带一路”的伟大倡议以来,海洋经济建设就上了快车道。天然气危机期间欧洲人民买爆“Made in China”的电热毯时,就说明我国无论是在产能储备、市场决策方面已经可以和欧洲大市场实现共振。


新的“大航海时代”已经悄然逼近。


问鼎“蓝海”,生产力也需要适配性发展


我国要建设成体系的海洋产业,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,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都极为突出。


宏观上,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经济雏形基本形成,但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有三:产业结构趋同,产业技术含量较低,海洋资源局部开发过度与总体开发不足的矛盾凸显。


三大问题,梳理下来其实都指向同一点——生产力也需要适配海洋发展。



相较于陆地上的三大产业,在海洋上应用新技术,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为复杂,绝不是陆地经验的简单复刻。如航天产业,卫星的海射,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有线通信换成无线通信,还需要考虑水文监测、气候监测、火箭的防腐防潮、发射架的抗风浪等因素,这些因素都和信息技术的海洋适配化密不可分。


类似的,还有机器人技术、材料技术、声学技术等。如可供应用的成熟技术较少,则必然导致海洋产业在巨大的投入面前裹足不前,导致海洋产业结构的单一化、粗放化,这一点可以类比转型失败的传统资源型城市。


为了避免海洋经济重蹈传统资源型城市那样的覆辙,充满活力的海洋经济体系的诞生,为海洋产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,将技术的应用与迭代常态化。这就要求主体城市具备应用海洋技术的产业土壤,以丰富的应用场景打造海洋经济的“范式”,在验证技术基座的同时也验证海洋产业体系。


换一个角度而言,当技术、产业模式得到验证后,海洋经济将遍地开花。


“示范区”描摹海洋经济未来前景


2017年,深圳获批成为国家“十三五”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,在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,深圳首次被赋予“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”的使命,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:深圳将从技术应用和产业逻辑上验证海洋经济大规模铺开的可能性。事实证明,深圳确实以“示范”之姿,提炼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几点要素。


首先是城市具有海洋区位优势。我国海岸线较长,沿海城市却并不多。技术需要赋能海洋经济,则“海上印证”这个环节无论如何也绕不开。海洋经济的发展,除了有海洋这个天然的试验场,还需要政策倾斜、招商引资等等丰富的顶层设计加以引导。



在深圳打造海洋中心城市的大框架下,各区对扶持海洋产业进驻的积极性也相当高,如本身就以总部经济见长的福田区就充分发挥了其影响力。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末,福田就成功举办了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,就海洋港口与航运、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、海洋电子信息、海洋工程与环保、海洋渔业、海洋生物与医药、海洋旅游与文化等七大产业方向设立主题板块,涉及无人潜水艇、深海钻井平台、重型起重船等来自916家参展企业的超1万件展品,以及海洋装备产业园区、临港科技园等海洋产业孵化平台,充分展现了海洋科技的前沿水准、海洋产业的细分领域机遇、以及企业落地产业配套,为企业如何利用深圳的海洋区位优势做出了有效的引导。


这里可以看出,海洋经济的区位因素中,海域并不是一切,生产工具、配套设施、产业机会共同构成了独属于海洋经济的“区位优势”。



其次是产学研结合的快速转化体系目前,深圳拥有涉海企业近20000家,在海洋交通运输业、滨海旅游业、海洋油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,先进的海洋科研成果拥有广阔的落地空间。在科创主要力量方面,中国海洋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众名校皆在深圳部署研究院、产学研基地,这对于“海洋科创”的助益是巨大的。


其三是示范区效应+区域特色。深圳,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一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、广东省唯一一个设立在市的海洋经济示范区。行政资源、政策资源是示范区最为直观的利好,示范区的另一项优势在于产业的稳定性。如福田区已经将海洋经济划入前瞻性业态规划,且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20%,经济结构决定了海洋经济在此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



高净值的海洋经济占比,也更能说明区域的海洋经济摆脱了同质化竞争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深圳就将福田规划为重点片区之一,作为核心打造海洋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。福田区金融产业发达,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、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、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涉海金融机构尽列于此,涵盖融资、租赁、保险、信托、创投等多种金融业态。示范区+区域特色往往能给后入企业巨大的信心,因为拥有成熟的体系支撑,风险相对更小,且区域优势产业也能保证发展后劲。类似地,在海洋油气、风电潮汐能、制药、旅游等相关领域,拥有先发优势、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的沿海城市,更容易富集投入深蓝的新势力。


在示范区的影响下,政策、产业、资本拥有了跨入蓝海的底气和信心,无数人眺望大海,跃跃欲试,畅想着属于海洋时代的经济奇迹。放眼全局,我们说海洋产业的时代已来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然而这种趋势,将会呈现出多点迸发、差异化发展的特征,正是由于海洋经济的门槛较高、区域条件各异所决定的,这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朝着深蓝滚滚向前。




RECOMMEND


推荐阅读

☞ 楼宇经济:产业集约时代,“上楼”为什么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

☞ 给企业“当辅助”成大趋势?成就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

☞ 推开信息化的大门,“指数时代”是企业要面对的第一头巨兽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福田产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